| 索 引 號: | 113717260044966561/2025-00504 | 分 類: | 鎮街政務公開培訓計劃與開展情況 |
| 發布機構: | 鄄城縣鳳凰鎮人民政府 | 成文日期: | 2025 年 09 月 30 日 |
| 標 題: | 鳳凰鎮 2025 年度政務公開培訓計劃與開展情況 | 發布日期: | 2025 年 09 月 30 日 |
| 公開方式: | 主動公開 | ||
| 內容概述: | 鳳凰鎮 2025 年度政務公開培訓計劃與開展情況 | ||
- 索 引 號:113717260044966561/2025-00504
- 分 類:鎮街政務公開培訓計劃與開展情況
- 發布機構:鄄城縣鳳凰鎮人民政府
- 標 題:鳳凰鎮 2025 年度政務公開培訓計劃與開展情況
- 成文日期:2025 年 09 月 30 日
- 發布日期:2025 年 09 月 30 日
- 內容概述:鳳凰鎮 2025 年度政務公開培訓計劃與開展情況
鳳凰鎮 2025 年度政務公開培訓計劃與開展情況
瀏覽量:
一、鳳凰鎮 2025 年度政務公開培訓計劃
為深入貫徹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及省、市、縣政務公開工作部署,切實提升全鎮政務公開工作規范化水平,增強工作人員公開意識與業務能力,同時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政務公開,結合鳳凰鎮實際,制定本計劃。
(一)指導思想
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為核心指引,嚴格遵循 “公開為常態、不公開為例外” 原則,緊扣鎮黨委、政府年度中心工作,通過系統化培訓,夯實政務公開理論基礎、強化實務操作能力,健全 “政府主導、部門協同、公眾參與” 的工作機制,保障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和監督權,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向常態化、制度化、精細化邁進。
(二)培訓內容
政策法規深度解讀:
1.系統學習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原文,解讀條例出臺背景、核心條款及修訂意義;
2.梳理省、市、縣發布的政務公開配套政策文件(如信息分類標準、依申請公開辦理規范等);
3.明確政務公開中的法律責任(如信息漏公開、錯公開的風險)及風險防范措施(如敏感信息界定、隱私保護流程)。
實務操作技能培訓
1.政務公開目錄編制與動態更新:講解目錄分類邏輯、信息錄入規范及季度更新流程;
2.政策解讀材料撰寫:涵蓋解讀框架(背景 + 核心內容 + 民生影響)、語言通俗化技巧(避免專業術語堆砌);
3.公開平臺操作:包括政府網站信息發布審核、政務新媒體運營維護、便民服務平臺信息同步;
4.依申請公開全流程:從申請接收、材料審核、部門協同辦理到答復文書撰寫,重點解析 “隱私保護與信息公開平衡”“復雜申請分辦機制” 等難點。
典型案例與經驗交流
1.分享省內外鄉鎮政務公開優秀案例(如 “村級事務陽光公開平臺建設”“政策解讀短視頻創新”);
2.剖析本地及周邊鄉鎮常見問題(如信息更新不及時、解讀不到位、依申請公開答復超期),并提出解決方案;
3.組織小組討論,圍繞 “如何提升群眾對政務公開的知曉度”“如何高效處理敏感信息申請” 等議題交流經驗。
公眾參與引導培訓
1.面向群眾開展政務公開知識普及:講解 “如何通過政府網站 / 政務新媒體查詢公開信息”“依申請公開的提交渠道與材料要求”;
2.培訓工作人員對接群眾咨詢的技巧,確保及時回應群眾對公開內容的疑問。
(三)培訓保障與要求
1.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政務公開培訓工作領導小組,由鎮長任組長、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,黨政辦公室牽頭,聯合鎮紀委、宣傳辦等部門負責培訓組織、協調與監督;各部門、村(社區)需指定專人負責參訓人員統籌,確保 “業務工作與培訓” 兩不誤。
2.強化宣傳動員通過鎮政府宣傳欄、政務微信群、“鳳凰鎮發布” 公眾號等渠道,發布培訓動態、優秀案例及政務公開重要性解讀,動員工作人員主動參與,營造 “人人重視公開、人人會做公開” 的氛圍。
3.嚴格監督考核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全程跟蹤培訓情況,通過 “簽到考勤 + 課堂測試 + 課后實操檢查” 評估培訓效果;培訓考核結果納入工作人員年度績效考評,未達標的需補訓;對未按要求組織培訓的部門,予以通報提醒。
4.加強隊伍建設將政務公開納入公務員常態化培訓科目,支持工作人員參加上級組織的政務公開繼續教育(如新媒體運營、政策解讀培訓);建立 “政務公開骨干人才庫”,選拔業務能手擔任內部培訓講師,提升隊伍整體能力。
二、鳳凰鎮 2025 年度政務公開培訓開展情況
2025年,鳳凰鎮嚴格按照培訓計劃推進各項工作,全年累計開展各類培訓、宣傳活動9場,覆蓋工作人員230余人次、群眾90余人次,政務公開工作質量顯著提升。
三、下一步改進計劃
(一)聚焦村級短板,強化基層培訓:2026 年 1 月針對偏遠村開展 “政務公開專項培訓”,重點培訓村(社區)工作人員 “線下公開渠道建設”(如村務公開欄更新、紙質材料發放),同時組織 “志愿者幫辦”,協助老人等群體查詢信息。
(二)提升解讀能力,引入外部資源,通過 “案例教學 + 實戰演練”,提升工作人員解讀材料撰寫、短視頻制作能力。
健全監督機制,壓實工作責任。
(三)深化公眾參與,拓寬互動渠道,開展政務公開與群眾面對面對話等活動,組織鎮干部與群眾現場交流,收集公開需求,進一步提升政務公開的針對性與實效性。



魯公網安備37172602000105號